Home

a – AMD推出基于Zen 5架构的全新锐龙Threadripper PRO 9000 WX系列处理器

对AMD而言,2025年7月不仅标志着ThreadripperPRO五周年纪念,更迎来了基于“Zen5”架构、备受期待的新一代线程撕裂者——全新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 WX系列处理器的发布。 全新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WX系列于数周前在COMPUTEX上发布,自2025年7月23日起将通过AMD区域系统集成合作伙伴及戴尔科技、惠普、联想、Supermicro等全球OEM厂商提供整机系统。DIY用户亦可通过AMD全球渠道合作伙伴网络单独购买新款处理器。 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 WX系列专为满足日益增长的AI需求打造,最高搭载96个”Zen5″ CPU核心、增强型AVX-512指令集、8通道DDR5-6400内存及完整PCIe®5.0连接能力,可支持最新的高端GPU,是全球领先的工作站处理器。 该系列处理器面向追求卓越性能、可靠性与扩展性的专业人士及企业,提供强大的多核性能。在与前代ThreadripperPRO 7000的固定频率对比中,主要工作站基准测试显示IPC提升达16%——SPECworkstation4.0 AI与ML基准测试中更达25%。全新旗舰96核ThreadripperPRO 9995WX处理器相较前代PRO7995WX跨行业实际混合工作负载测试显示代际性能提升最高可达26%。 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 WX系列的问世,令工作站处理器的速度再次跃升。 AMDPRO安全技术力保企业周全 AMD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 WX系列处理器内置AMDPRO安全技术,为企业级安防与管理提供强力支持。企业决策者及IT管理者可借助尖端安全特性、强大管理工具与企业级稳定性,在任何场景下实现快速可靠性能。 AMD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 WX 系列处理器 AMD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 WX系列处理器持续为专业级高负荷应用及重度多任务负载提供业界领先性能。 凭借行业领先的96核192线程配置,复杂仿真、生成式设计、渲染、AI推理及软件编译任务可充分释放其澎湃算力,实现工作站级CPU打破常规的性能突破。 AMD持续与ISV合作伙伴深度协作,致力于为Threadripper用户优化全场景工作负载性能。 AMD锐龙Threadripper主板平台特性 AMD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 WX系列处理器提供丰富主板特性矩阵,精准满足工作站专业人士差异化需求。 高端PCIe®5.0 显卡对AI与机器学习的支持 ThreadripperPRO 9000 WX-Series处理器是本地AI训练、推理与应用开发的理想选择,这得益于其对至高128条PCIe5.0通道的支持,该特性为采用多显卡和NVMe存储的高级配置提供最大性能。由ThreadripperPRO驱动的工作站通过部门级解决方案增强您的数据中心,此方案非常适合较小规模用户群,并有助于控制成本。 当使用DeepSeekR1 32B运行基于上下文的提示推理测试时,AMD锐龙ThreadripperPRO 9000处理器性能强大,即使AI处理设置为使用GPU,强大CPU的重要性依然显著。 若您的工作流需要多块高性能PCIe®5.0 显卡,则应确保使用优秀的工作站平台来运行它们。 全新ThreadripperPRO 9000WX系列处理器彰显了AMD对工作站市场的承诺,并持续提供领先的工作站性能。作为最新一代处理器,它也是本地AI处理的强大引擎,成为跨所有行业的专业人士的优选平台。 我们期待看到客户继续使用ThreadripperPRO进行本地AI开发、复杂渲染及需要卓越计算资源以突破创新极限的数据密集型项目。 产品技术资源 了解更多 AMD 锐龙Threadripper PRO处理器 了解更多 AMD […]

a – 赋能本地 AI- AMD Radeon AI PRO R9700 工作站将于7月23日上市

随着 AI推理对内存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模型复杂度的持续提升,开发者们寻求能够本地处理这些需求的硬件,同时不牺牲性能和灵活性。从大型语言模型到生成式工作流,现代AI 负载需要具备强大计算能力和充足显存的GPU。 为满足这一需求,AMD很高兴宣布即将推出搭载AMD Radeon AI PRO R9700 的工作站系统—这是其面向本地AI 开发和高吞吐推理的新型专业显卡。该显卡将于2025 年7 月23 日起,通过专注于定制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的精选AMD 硬件合作伙伴,提供预装的工作站系统。 突破内存瓶颈,性能再造新标杆 为加速中大型AI 模型在本地工作站上的运行,AMDRadeon AI PRO R9700 配备了32GB 高速GDDR6 显存、先进的RDNA™ 4 架构及对现代AI 数据类型的广泛支持。凭借64 个计算单元、128个第二代AI 加速器,以及对FP8、FP16和 INT8精度的支持,R9700提供强劲的TOPS 性能和处理复杂AI 任务所需的多样化能力。 凭借32GB高速显存,R9700可将大型模型完整加载于显存中,无需依赖系统内存,从而实现更快的推理速度、更高的吞吐量及更广泛的模型兼容性。在高令牌数的大型语言模型提示和指令微调模型等真实应用场景中,其性能可大幅提升。 专为AI专业人士打造 AMD Radeon AI PROR9700针对对硬件性能有极高要求的AI专业用户设计,特别擅长自然语言处理、文本生成图像、生成式设计等需要大型模型或高显存流水线的复杂任务。无论是进行大规模推理、本地微调,还是支持多模态工作流,RadeonAI PRO R9700均能提供充足的容量和速度,实现全程本地运算,提升性能、降低延迟,并增强数据安全性。 Radeon AI PRO R9700完全兼容AMDROCm开源软件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且可扩展的AI与高性能计算环境。支持PyTorch、ONNXRuntime和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ROCm使用户能够高效构建、测试和部署基于R9700的本地AI模型。32GB显存、RDNA4架构和ROCm6.4.1的结合,实现推理、微调及定制模型工作流的加速表现,使RadeonAI PRO R9700成为追求性能、灵活性和开放标准的AI专业人士的理想选择。 凭借紧凑的双槽设计、PCIe5.0接口及鼓风式散热方案,RadeonAI PROR9700支持多GPU工作站部署。不同于采用轴流风扇设计、通常难适配高密度系统的消费级显卡,R9700的鼓风设计确保高效的前至后气流,允许多张显卡在高性能紧凑环境中稳定运行,方便部署并行推理流水线、扩展多卡显存容量及支持更大规模并发模型负载,助力企业构建可靠、高吞吐的本地AI基础设施。 通过RadeonTest Drive亲身体验RadeonAI PRO R9700 […]

a – 商用台式机用谁更值得选?AMD 锐龙 7 8700G对比Intel酷睿i7-14700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评测】在商用台式机领域,性能与成本始终是企业决策中的两大核心因素。而处理器作为电脑的核心部件,其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商用台式机的整体性能。在AMD发布了锐龙8000G系列之后,商用台式机开始广泛使用这一全新智酷版本APU。而作为首款融合三大尖端技术的商用处理器,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以Zen4 CPU架构为核心,结合RDNA 3核显与专属NPU,为商用场景提供全栈式性能解决方案,我们今天通过实际测试锐龙8000G中的旗舰型号锐龙 7 8700G来看看这款CPU在商用主机中的性能表现,同时会对比其竞品英特尔酷睿i7-14700,看一看AMD处理器在商用领域的实战表现。 CPU性能:Zen4纯大核重塑生产力 为了考量锐龙 7 8700G在商用台式机中的具体性能表现,我们这次选择了联想启天M550主机进行测试,这款主机专为商务用户打造,采用启天系列的经典外观设计,13.6L的体积小巧优雅,碳素黑配色搭配齐全的接口能够胜任不同场景下的高效内容创作。 我们接下来先对比一下AMD 锐龙 7 8700G和英特尔酷睿i7-14700的参数差异。 参数上,AMD 锐龙 7 8700G的优势在于不锁倍频,使用更先进的4nm Zen4架构,拥,CPU主频更高。英特尔酷睿i7-14700的加速频率更高,三缓存更大,同时核心线程更高。 同时AMD 锐龙 7 8700G采用了Zen4纯大核架构,虽然数量确实不及性能混合架构的英特尔酷睿i7-14700多,但规避了隔壁性能混合架构中可能存在的调度失灵风险,超越主流的8核心16线程配置也同样能为多任务办公提供了稳定且高效的性能输出。而且AMD 锐龙 7 8700G还率先在桌面端平台搭载了NPU,对于商用办公领域,NPU让用户能在生产力、游戏、功耗、安全等领域全方面实现AI加速。 所以综合参数来看,AMD 锐龙 7 8700G于比英特尔酷睿i7-14700互有更有优势,接下我们就针对商用办公一些痛点应用软件进行测试。我们首先使用PCMARK10现代办公和鲁大师进行CPU综合性能测试。因为鲁大师CPU算法改变,测试分数已经突破百万,为了更直观展现,在制作对比图标时我们会将成绩等比压缩。 可以看到在PCMARK10现代办公测试上,AMD 锐龙 7 8700G平台拿下了7567分的成绩,英特尔酷睿i7-14700平台得分为6684分,领先幅度达到了13%。而在鲁大师的测试中,AMD 锐龙 7 8700G平台同表现比英特尔酷睿i7-14700平台更高。鲁大师和PCMARK10作为模式实际场景的基准测试,能更直观展现处理器真实使用时性能表现,因此我们可以预计AMD 锐龙 7 8700G平台在办公和创作场景实际应用表现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而商用办公场景下的能耗比也同样重要,AMD 锐龙 7 8700G采用了先进的4nm工艺制程,不仅大幅提升了处理器的能效比,还降低了功耗和发热量,我们下面对其进行烤机测试,记录功耗表现。 从测试结果来看,AMD 锐龙 7 8700G平台的待机功耗低至27W,而满载功耗也仅有89W,这一成绩不仅得益于Zen4架构的高IPC设计,并且使用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而同样是核显平台,英特尔酷睿i7-14700平台的待机功耗为38W,满载功耗则达到了143W,也就是说AMD 锐龙 7 8700G平台的满载功耗仅有后者的62%,这一优势在大规模部署商用台式机的企业中尤为明显。 此外,AMD […]

a – 商用台式机性能新标杆! AMD锐龙8000G处理器成为OEM采购决策优选

【转载】从2011年推出APU(AcceleratedProcessing Unit)处理器产品开始,AMD便开启了处理器核心与显示核心融合之路。APU以AMDFusion技术(融聚)为基础,提出“加速运算”的概念,在一个高性能总线与单个硅片上将x86CPU与GPU的矢量处理架构连为一体,不仅打造出性能出色的CPU与GPU,而且在较小的DIE面积上打造出高效、低功耗的芯片,更利于PC厂商打造出形态多样、高集成度的整机设计。从占据OEM机型半壁江山的商用台式机领域来看,这种综合性能极强的处理器非常适合其应用场景,堪称选购标杆。 历史上,AMDAPU不仅广泛应用于台式电脑,也被PlayStation这样的游戏主机采用,而今,APU也成为AMD商用处理器阵营中的一员,比如2024年初AMD发布的锐龙8000G系列APU,便被OEM大量植入商用台式电脑中。锐龙8000G系列正以一贯出色的能效比、高性能、高稳定性,与出色的高集成度平台,赢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级用户的好感。 高灵活度的平台配置让商用电脑形态更丰富 AMD锐龙8000G系列从代际上来看,当属第5代台式机APU,发布时,全面更新了制程、构架以及各个性能模块配置。从制程来看,它采用先进的台积电4nm制造工艺,延续了APU的单硅片(DIE)设计,CPU核心采用当时最新的Zen4架构,办公性能在业界可以算是主流级别,属于N-1架构。而iGPU采用RDNA3引擎,从各方面素质均可以将竞品i7-14700的集显甩在身后几个档次。不仅如此,AMD还为APU首次加入了全新的锐龙AINPU引擎,给台式电脑处理器插上了AI的翅膀。综合来看,这颗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可以算做N-0.5代产品,非常适合换代稳健且重视成本的OEM商用台式机。 从平台角度来看,AMD锐龙8000G系列采用了AM5平台芯片组,也是首款升级全面支持DDR5内存的平台,不论兼容性还是整体性能,都大大迈升了一步。AMD锐龙8000G共推出四款型号:锐龙78700G、锐龙58600G、锐龙58500G 以及锐龙38300G,CPU、GPU与缓存等性能特性形成由高到低的不同产品阵列,便于厂商根据产品力高低来匹配不同类型的产品,这也更易于设计出形态丰富的商用电脑。 展开AMD锐龙8000G系列的配置,其旗舰型号的锐龙78700G拥有8核心和16线程,最高加速频率可达5.1GHz,搭配24MB缓存(16MB三级缓存)、Radeon780M核显等优秀配置;次旗舰的锐龙58600G为6核心12线程,最高加速频率为5.0GHz,配备22MB缓存(16MB三级缓存),内置Radeon760M核显。从处理器参数来看,应对主流商业应用绰绰有余,特别是Zen4核心架构可以充分发挥全大核性能,完全可以规避混合架构(大小核架构)在办公途中遇见的大小核调度导致的卡顿和稳定问题。而且在构建整机平台成本上,更有着竞品i714700不易替代的优势。 Zen4架构高性能效特性超越竞品 从CPU采用的Zen4架构来看,AMD锐龙8000G系列属于N-1代产品,这个代际是相当于如今的Zen5和CoreUltra而言;如果从综合规格和性能表现来看,AMD锐龙8000G系列完全称得上N-0.5代产品。可以看到,锐龙78700G的8个Zen4核心基础频率就有4.2GHz,最高可加速到5.1GHz,加上在高速缓存大胆堆料,基准性能相当不俗。 放在商用应用中对比,AMD锐龙8000G的性能稳定性更加出色。其纯Zen4大核设计在性能调度上高效可靠,可完全规避调度失灵风险,在高效办公、财务软件、虚拟化等多任务环境下性能输出更稳定。相较而言,市面上采用i7-14700商用机型便因其大小核设计,易出现多任务调度失控问题。 体现在具体性能上,8核16线程的锐龙78700G在PCMark10的软件跑分超出8P12E共28线程的酷睿i7-14700多达31%。不仅如此,AMD锐龙8000G更大的三级缓存还能进一步提升平台效率,以Excel大数据运算/ERP实时数据响应为例,锐龙78700G便要比酷睿i7-14700的延迟低35%。不仅如此,AMD还提供了增强病毒防护、显存智取技术等非常适合商用环境的特性,在追求性能+稳定的商用电脑上更具潜力。足以证明其处理器核心运算能力的强大。 4nm制程重塑能效革命 从制程上来看,AMD锐龙8000G系列采用的4nm制程,领先酷睿i714700的Intel7制程至少两到三代(10nm对比4nm),加上Zen4架构的高能效特性,带来了非常出色的热设计功耗(TDP)。 从处理器角度来看,锐龙78700G的TDP为65W,满载功耗仅88W,待机功耗不到20W,而i714700的满载功耗则高达134W。采用AIDA64单烤FPU,可以看到锐龙78700G在65W功率时,温度仅有58℃;满载功耗88W时,温度仅有67℃,这样的能效比表现堪比笔记本电脑平台。这对台式电脑而言散热压力约等于无,配备最简单的风冷就行,进一步压低办公运营成本;而14代酷睿是我们熟知的“电老虎”了,除了极高的处理器功耗,温度动不动就顶到100℃功耗墙,并进一步降频,从而影响商用场景的高性能稳定输出,像i714700这样的处理器,搭配的散热器需要更昂贵的散热解决方案。导致更高的采购决策成本。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除了购置的一次性投资,还需要将使用成本纳入投资预算中,从满载功率来测算,200台搭载锐龙78700G的台式电脑比竞品年省电达18080KWh(按相同配置计算),比搭载i714700的台式电脑节省30%的电费,相当于节省了20%的硬件购置成本。 集显性能出众 在iGPU配置上,锐龙8000G系列继承了APU一向的高性能集显的特点,由于升级到了RDNA3架构,所以同样拥有RX7000系列显示核心相同的功能特性:包含对全新的AV1视频格式的编解码,以及高达8K视频输出能力;日常商务活动中,我们还可通过集显实现多个4K屏幕的同时输出,在设计、金融、监控等需要多屏协作的场景下更为实用。上述特性赋予商用台式机新的应用想象力,在显示性能上,竞品集成UHDGraphics 770显卡的孱弱能力不值一提,基本仅能作为亮机卡存在。 锐龙8000G系列的多款APU配置了不同的集显,以锐龙78700G为例,它配备的Radeon780M集显拥有12个CU单元,运算能力相当于768个流处理器,加速频率高达2700MHz,通过超频,最高能超到2900MHz;另外,锐龙58600G处理器配置8CU单元的Radeon760M。 首代AI商用台式电脑处理器 事实上,首先搭载NPU的锐龙8000G系列不仅是首代AI商用台式电脑处理器,还是首款桌面级AIPC处理器,它的核心便是植入了一块独立的AI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这款全新的锐龙AI引擎(锐龙78700G和锐龙58600G专属搭载),算力达到39TOPS,同级竞品暂未搭载NPU。 作为首款AI商用台式电脑处理器,它赋予台式电脑强大的AI端侧算力,加上CPU和iGPU,锐龙8000G系列的三大引擎共提供39TOPS的本地AI算力。面对商用领域越来越高的数据保密性需求,全新的AI模型也衍生出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属模型,这样的模型参量并不大,更多解决行业垂直问题,适于端侧安装,也满足企业数据保密需求。如果在本地化运行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LLM),锐龙8000G系列的响应速度较前代提升了3倍。从锐龙8000G系列的NPU配置来看,它能保障商用台式电脑拥有未来5年的AI应用兼容性,称其为“AI商用台式电脑处理器”实至名归。 整机平台性价比更高 分析锐龙8000G系列的价值所在,更多应该从平台整体表现来看。锐龙8000G系列支持双通道DDR5内存,最大支持256GB容量,且内存支持DDR56400,可实现1:1分频,反观竞品的二分频带来的高延迟,锐龙8000G系列的内存延迟低至69ns,在智能制造、金融交易等低延迟商业应用中更有优势;另外,平台还兼容高频内存,在带宽敏感型商用应用速度提升多达22%。 锐龙8000G系列支持16条PCIe4.0通道,加上主板芯片组支持的PCIe通道,可让台式电脑搭载多块SSD,能让办公电脑搭配的PICE外设和SSD均满血运行,具备OME商用未来扩展、超大存储容量or高速图形运算的准工作站级机型需求;接口上,它为商用电脑带来原生支持的两个USB440Gbps、两个USB3.2 Gen2 10Gbps、四个USB2.0接口,提供强大的扩展能力;值得关注的是,锐龙8000G支持的AM5芯片组更是兼容锐龙7000、8000、9000三代产品,最久会支持到2027年乃至以后的平台,企业级用户不论是升级与维护,都更省更容易。 建立在处理器架构、先进制程与功耗表现等优势,锐龙8000G系列也特别适合搭建ITX小型商用平台,这让OEM在构建整机时能够选择更宽泛的配件,也能设计出更为丰富的整机类型——通过锐龙8000G系列,不仅可以轻松打造高性能商用台式电脑平台,也能构建小型化的商用终端,可以节省桌面空间,也能灵活、精准地部署在各个业务节点上,甚至满足边缘端的AI实时运算需求。 与竞争对手i714700相比,虽然同属N-1代产品,但锐龙8000G系列在CPU、GPU、NPU等性能要素上均可领先竞争对手,从平台购置成本与企业后期使用成本上看,更是拥有绝对的优势,正如开篇所说的,AMDAPU产品已经超越了传统处理器的设计要求,除了核心性能不落下风,其整体性更加全能、更加均衡,对于更新节奏稳健的商用台式电脑而言,是OEM商非常适合的决策选择。 写到最后:OEM商用台式电脑的应用典范 如今,AMD在商用台式电脑处理器上已经建立起强大的产品阵容,打造出无短板的优势产品特性,不论是处理器架构、CPU性能、还是集显、AINPU等配置,均领先于市面上的N-1同类产品,特别是整个平台展现出的高能效、稳定性与超高的性价比,均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面对企业用户日益变化的需求,AMD更是在锐龙8000G系列上提前布局了多种面向未来的配置,包含强大的性能潜力、宽泛的兼容性与可维护性、丰富的产品形态,与满足AI应用的三引擎算力。在企业用户对成本提出高挑战的当下,AMD锐龙8000G系列更具商用台式机领域决策价值。 https://diy.zol.com.cn/1006/10061791.html diy.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diy.zol.com.cn/1006/10061791.html report 7400 【转载】从2011年推出APU(AcceleratedProcessing Unit)处理器产品开始,AMD便开启了处理器核心与显示核心融合之路。APU以AMDFusion技术(融聚)为基础,提出“加速运算”的概念,在一个高性能总线与单个硅片上将x86CPU与GPU的矢量处理架构连为一体,不仅打造出性能出色…

a – AMD 锐龙 8700G 到底是 N-1代还是N-0.5代处理器?

本文转载自IT168 商用台式机领域对处理器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它需要强大的性能来应对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如同时运行多个专业软件、处理大量数据等;还要具备出色的稳定性,以确保长时间不间断运行时不会出现系统崩溃等问题;功耗与成本的平衡也是关键,企业希望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设备的能耗,减少运营成本。 在商用台式机领域,AMD 锐龙 8000G 系列处理器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出色的稳定性、高效的能耗控制以及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它不仅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还能在长时间不间断运行中保持稳定,同时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AMD 在台式机处理器市场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从高端的 X3D 系列到最新的Pro系列,各有其优势与定位。然而,对于商用台式机而言,最适合的并非这些最前沿的产品,而是锐龙 8700G 系列处理器。 AMD 锐龙 8700G 采用的是 Zen4 架构,从纯处理器核心架构来看,它是目前最先进的 Zen5 架构的上一代成熟架构,理论上属于 N-1 代产品。但其综合性能表现却非常出色,并且还是后发的优势,经过不断打磨之后的Zen4架构,理论上完全可以称之为 N-0.5 代产品。 它拥有八个 Zen4 架构的 CPU 核心,基准频率 4.2GHz,最高加速可达 5.1GHz,同时配备 8MB 二级缓存、16MB 三级缓存,合计 24MB 缓存,对于主流商用应用来说,这样的配置绰绰有余。在多线程性能方面,8 核 16 线程的设计使其在处理多任务时表现出色,无论是专业工作负载还是日常使用都能轻松应对。 集显性能也是锐龙 8700G 的一大亮点,其集显型号为 Radeon 780M,升级到了 RDNA3 架构,拥有多达 12 个 CU 单元,相当于 768 […]

a – 商用台式电脑全能首选!AMD 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解析

本文转载自钛师父 OEM厂商要为广大企业设计一台商用台式机,必须要做到办公与生产力性能强悍、高能效、应用适应性好、并且拥有出色的可维护性,同时在整机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有竞争力。这样的商用台式机应该搭配什么中央处理器才能满足上述需求呢?AMD锐龙8000G台式机处理器采用Zen4全大核设计,同时内置集显性能天花板的Radeon 780M核心以及和Ryzen AINPU协处理器,生产力性能出色,还具备全面的AI加速功能,整套平台对于办公与生产力软件的适应性也优于大小核设计的竞品,是当下N-0.5代商用台式机PC的热门配置。其中的旗舰级锐龙7 8700G,是比竞品酷睿i7 14700更适合商用台式机领域的优秀产品。 AMD 锐龙7 8700G:N-0.5代产品商用台式机PC的最佳选择 锐龙8000G家族拥有多款成员,而其中的锐龙7 8700G与锐龙5 8600G内置了NPU,被各大PC厂商推出的商用台式机大量采用。锐龙7 8700G采用了4nm “Zen4”架构,拥有8核16线程,全核基频为4.2GHz,最高加速频率达到5.1GHz,作为一款65W TDP的处理器,它的基频表现要远超上代产品以及同期其他竞品,还支持AVX512指令集,可以有效加速与CPU相关的AI推理计算。同时,8核16线程的规格也让它在面向传统生产力工具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为商业用户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 此外,锐龙7 8700G由于采用了4nm Zen4架构,在能效比方面也表现突出,全大核的设计也避免了像第14代酷睿那样大小核调度优化不足带来的执行效率减低,同时AM5平台对DDR5内存的支持也比不少搭载DDR4内存(目前各大内存颗粒厂商已经陆续停产DDR4,这对搭载DDR4内存商用机的后期维护增添了不确定性)的酷睿机型更加“战未来”,为商业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投资保障。 锐龙7 8700G另一个亮点就是内置的Radeon 780M显卡。它采用RX7000系列显示核心同源的RDNA3图形架构,具备12组CU单元、768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高达2900MHz,已经达到了当今集显的巅峰水平。此外,它也支持手动分配共享显存,通常可以设定在4GB~8GB范围内,从而满足部分专业软件的配置检测以及低精度端侧大模型的预加载。就这一点来讲,锐龙7 8700G商用台式机已经完全碾压任何使用集显的竞品机型,例如搭载第14代酷睿i7 14700处理器的商用机型。毕竟不少专业软件对显存容量都有硬性要求,低于这个标准无法运行。拥有Radeon 780M强大GPU的锐龙7 8700G无疑在这方面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显示性能方面做到领先竞品。 当然,锐龙7 8700G还有真正属于AI时代的“王牌”:内置Ryzen AI引擎打造的NPU。它使用XDNA神经网络计算架构,专用于实现低功耗的AI推理工作。在此之前的X86 PC中,NPU单元通常是独立的PCIe/USB扩展卡外设,例如intel neural Sticker神经棒,需要额外的成本购买。而锐龙7 8700G直接将NPU单元集成,NPU AI算力可达16TOPs,因此它也是首批AI PC台式机处理器,目前支持Ryzen AI引擎的AI应用已经超过100个,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正是因为同时拥有了强大的CPU、NPU和GPU计算单元协同工作,锐龙7 8700G才得以在应对各种AI应用时都能做到极佳的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相比之下,同时代的第14代酷睿i7 14700处理器既没有性能强劲的内置GPU也没有NPU,更不支持AVX512,可以说搭载它们的商用台式机已经完全不能适应AI时代的工作需求了。 那么,在实际使用中,搭载锐龙7 8700G的商用台式机和搭载第14代酷睿i7 14700的商用台式机体验有什么样的差异呢?我们不妨来实战比较一下。 联想启天M550商用台式机介绍   联想启天M550是搭载锐龙7 8700G的商用台式机代表产品之一,它还配备了64GB双通道DDR5 5200内存,两个1T的PCIe4.0 SSD+一个2TB HDD,没有独立显卡配置。目的是减少对内存的占用,提供包括DP在内的更多显示扩展接口。 M550这次搭配的主板芯片组为AMD PRO665,基于AM5 CPU针脚方案,要知道与业内常见的2年一换CPU针脚方案不同,AMD的CPU插槽接口生命周期很长,上一代AM4接口足足使用了8年,历经AMD五代锐龙处理器。而AM5自跟随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发布以来还处在生命周期早期,对于企业客户来说,这意味着CPU和主板的支持周期长,未来也拥有更多的升级可能。而M550上的这张PRO […]

a – 爽玩三角洲!AMD锐龙平台高性能主板推荐——七彩虹篇

《三角洲行动》这款基于虚幻引擎5打造的FPS网络游戏,凭借其媲美3A游戏的画质表现和极佳的物理效果,在7月3日的年度大版本更新后,将为各位干员带来更加丰富的游戏体验。游戏中不仅有风火地带、全面战场、黑鹰坠落三种游戏模式可供选择,还有着丰富的武器系统和出色的射击手感。然而,这款游戏对电脑配置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电脑主板、CPU和显卡的合理搭配至关重要。下面将为你推荐几款不同价位的高性能配置,助你体验超高帧率的流畅对局。 战斧高性价比配置 BATTLE-AXB850M-PLUS WIFI V14黑刃: 七彩虹(Colorful)BATTLE-AX B850M-PLUS WIFI V14 黑刃主板 支持CPU 7800X3D/9800X3D/9600X(AMD B850/socket AM5) [经销商] 京东商城 [产品售价] ¥ 899元 进入购买 对于追求性价比的主流玩家来说,这款战斧B850M黑刃是不错的选择。该主板采用新一代设计语言,装备了加厚散热装甲,不仅增强了散热效果,还展现出战斧系列的刚毅属性。其10+ 2 + 1 相供电模组能够满足AMD锐龙99900X 的满血释放需求,支持6800MHz双通道DDR5内存,为游戏运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此外,主板板载新一代5G电竞有线网卡和Wi-Fi6 无线网卡,确保了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推荐配置:AMD锐龙59600X + BATTLE – AX B850M – PLUS WIFI V14 黑刃主板+iGame RTX 5060Ti 系列显卡,这套组合能够满足在1080P、2K主流分辨率下流畅运行游戏。 CVN白色海景房高刷配置: CVNB850M GAMING FROZEN V14A 战列舰 七彩虹(Colorful)CVN B850M GAMING FROZEN 战列舰主板 支持CPU […]

a – AMD锐龙7 8700G APU处理器:OEM商用台式机的天选之子!

本文转载自快科技 AMD APU处理器已经诞生15年了,一直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产品,拥有不俗的CPU性能、无与伦比的GPU性能、高超的能效、突出的性价比。 其实不仅仅是主流消费者,OEM厂商也非常喜欢APU处理器,毕竟同时将强大的CPU、GPU集成在一颗小小的芯片内,还有强大的性能,还有极小的面积、极低的功耗,对于要求苛刻的OEM整机设计来说无疑是极为友好的。 去年,AMD发布了最新一代的锐龙8000G APU处理器,也是第五代台式机锐龙APU,从工艺到架构,再到技术特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可谓焕然一新。 锐龙8000G系列采用了先进的台积电4nm制造工艺,单芯片设计,使用了当时最新的Zen 4 CPU架构、RDNA 3 GPU架构。 同时,锐龙8000G系列也是首款升级支持DDR5内存的APU处理器,接口也是新的AM5。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锐龙8000G系列还是首款台式机AI PC处理器,集成了独立的锐龙AI NPU引擎,再结合CPU、GPU可以离线运行端侧AI应用。 锐龙8000G系列的旗舰是锐龙7 8700G处理器,不但拥有最强悍的规格,而且具备出色的性价比,属于没法让人不爱的那种。 【高能效Zen4架构死死压制竞品】 首先,锐龙8000G系列的CPU性能十分出色,Zen4架构是现在最先进的Zen5上一代的成熟架构,纯看处理器核心架构,理论上是N-1代产品,但其本身足够优秀且非常契合追求稳定的商用台式机, 综合规格和性能表现来看,则完全可以称之为N-0.5代产品了,时至今日依然非常能打,被广泛运用在OEM商用台式机领域 AMD锐龙7 8700G拥有八个Zen4架构的CPU核心,基准频率就有4.2GHz,最高加速更是能够高达5.1GHz,同时还有8MB二级缓存、16MB三级缓存,合计达24MB。 对于主流应用来说,这样的配置是绰绰有余的。 其实,市场上也有类似的N-1代产品,那就是14代酷睿i7 14700处理器,依然活跃在市场上,但由于其采用了大小核配置,很容易出现多任务调度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处理速度,并不是十分适合主流用户。 更何况,锐龙8000G系列采用了台积电先进的4nm工艺,加上Zen4架构本身的高能效,整颗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只有65W,散热压力基本不存在,只需要简单的风扇就能轻松对付。 比同为N-1架构的酷睿i7 14700的Intel7制程先进至少两到三代(10nm→7nm→5nm→4nm),其表现出来的功耗和温度更低。 其他技术和扩展方面,锐龙8000G系列也不存在短板,比如支持双通道DDR5内存,最大容量256GB; 支持16条PCIe 4.0通道,再加上主板芯片组,可以支持多块SSD,如有需要还可以让独立显卡、SSD都能满血运行; 原生支持两个USB4 40Gbps、两个USB 3.2 Gen2 10Gbps、四个USB 2.0接口,可以灵活满足各种外设需要。 此外,锐龙8000G系列采用的AM5接口,官方承诺会支持到2027+年,也就是说在未来多年的时间里,如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无缝升级到新平台,无需担心性能不足而更换整机。 【第一款干掉GTX 1650的集显】 当然,AMD APU处理器的一贯突出优势就是无可比拟的GPU集显,在处理器狭小的空间内每一代都有显著提升。 锐龙7 8700G的集显型号为Radeon 780M,升级到了当时最新的RDNA 3架构,和同时代的RX 7000系列显卡完全一致,而且拥有多达12个CU单元,相当于768个流处理器。 另外,锐龙5 8600G处理器集成了6个核心、2800MHz加速频率的Radeon 760M,面对GTX 1650 […]

a – FPGA创新40周年沟通会:听一听AMD在AI与边缘计算的创新与发展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新闻】2025年6月20日,AMD举办“FPGA创新40周年”专场媒体沟通会。AMD产品、软件与解决方案公司副总裁Kirk Saban出席沟通会,分享了与FPGA相关的职业经历和独到的行业见解,并就FPGA创新40周年相关话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目前AMD非常强调AI加速能力,Kirk Saban首先表示FPGA在AI领域相对于GPU和NPU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因为FPGA在边缘计算和AI应用方面展示出了强大的能力,特别是在需要实时处理、不允许出现时延的任务中,以及那些无法依赖云端滞后处理的情况下,FPGA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此外,FPGA的自适应性也是它的一大亮点,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调整其尺寸、功耗、价格和性能,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因此,在AI领域的基础设施等重要应用中,FPGA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得以广泛应用。 AMD产品、软件和解决方案公司副总裁Kirk Saban 而在谈到FPGA未来的技术迭代方向时,Kirk Saban指出,实际上像进一步SoC化、增加LUT数量和多芯粒FPGA等趋势已经开始。例如在ASIC原型测试及其他测试与测量领域,FPGA就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FPGA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的功耗和性能需求,这使得它在不断变化的需求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随着AI的兴起,也为FPGA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FPGA与NPU结合的应用正在增多,进一步强化了FPGA的功能性。 当然尽管技术不断发展,FPGA的价值主张始终没有改变,在需要硬件再编程的场景中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Kirk Saban也分享了一组数据表示当前FPGA市场呈现出每年大约7%到9%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这也证明了FPGA在未来仍有显著的发展前景。 随着AI的发展,计算性能需求达到新高,对半导体行业提出更高要求。Kirk Saban认为AMD通过其多样化的计算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计算需求,特别是在AI市场应用方面。AMD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适合其需求的高性能计算芯片。 而关于AMD在FPGA产品的小芯片技术上的工作,Kirk Saban指出,小芯片技术最早应用在台积电的Virtex-7产品。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AMD的FPGA产品中。随着先进半导体节点成本的降低,AMD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利用这些先进的节点和Chiplet小芯片技术开发新产品。未来AMD将继续推出基于最新技术的新产品,推动FPGA技术的进步。 Kirk Saban还提到,为降低FPGA在边缘智能领域应用的开发门槛,AMD正通过提升开发工具如Vivado和Vitis的易用性和效率来缩短编程时间,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完成开发任务。他指出,未来几年FPGA在边缘智能领域的演进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随着“万物互联”的推进,FPGA将凭借其可编程性和灵活性在动态调整AI算力、适配多场景异构计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二是FPGA将支持从轻量级推理到复杂AI模型的弹性部署,成为满足边缘设备实时性和能效需求的核心技术。 目前随着Versal系列的推出,AMD也创建了一个集成了嵌入式计算能力和多个ARM核心的异构平台。FPGA现在不仅包含硬化的IP模块,还提供可编程逻辑,支持结合编程逻辑、AI引擎与特定应用,并能运行如Linux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灵活的支持。而在数据中心。随着边缘AI和5G的发展,FPGA在汽车、工业自动化、医疗等领域迅速发展,凭借低功耗和高灵活性满足了从ASIC级定制到通用计算的多样化需求,展现了其在实时重构计算架构中的核心价值。 Kirk Saban表示,AMD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并通过多样化产品组合提供解决方案,特别是在边缘智能领域,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采用FPGA或开发不含可编程逻辑的SoC。AMD将持续推进FPGA技术发展,并积极支持开源工具与软件,AMD会参加如Yocto和ROCm等项目,推动开发者创新与合作,强化其在开源社区中的领导地位。沟通会最后,Kirk Saban也提出FPGA是一项嵌入全球各类应用中的重要技术,虽不如GPU和CPU广为人知,但其不可替代性在行业发展中尤为关键,能够助力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应用和创新。 总的来说,此次沟通会我们可以得知,随着AMD持续加大在FPGA领域的投入,不断推进SoC化、小芯片技术以及开发工具的优化,FPGA的应用门槛将进一步降低,生态体系也将更加开放与繁荣。相信未来AMD能通过多样化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助力全球开发者和企业在AI与边缘智能时代实现更多突破与创新。FPGA走过40年的发展历程,依然充满活力,并将在未来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FPGA创新40周年沟通会:听一听AMD在AI与边缘计算的创新与发展https://diy.zol.com.cn/1000/10003392.html https://diy.zol.com.cn/1000/10003392.html diy.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diy.zol.com.cn/1000/10003392.html report 3401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新闻】2025年6月20日,AMD举办“FPGA创新40周年”专场媒体沟通会。AMD产品、软件与解决方案公司副总裁Kirk Saban出席沟通会,分享了与FPGA相关的职业经历和独到的行业见解,并就FPGA创新40周年相关话题回答了媒体提问。目前AMD非常强调AI加速能力,K…

a – DIY从入门到放弃:872元的小霸王mini主机情怀or性价比?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其乐无穷”迎来新品,小霸王推出了新款mini主机,除了品牌耳熟能详之外,其1199元的价格支持国补,到手959.2元再加上返现88元,意味着871.2元就能拿下这个迷你主机,不过这款主机更多的是情怀还是性价比呢? 这款名为“全帅 Mini 小主机”的电脑尺寸为200mm×53mm×200mm,属于典型的迷你主机规格,存储为16+512GB/1TB的配置,主要是CPU采用了三档配置,覆盖了从基础办公到轻度娱乐的需求。 对于大家关注的入门版来说,英特尔N150处理器采用4核心4线程设计,基础频率1.2GHz,最高睿频3.4GHz,低至6W的TDP也能看出不要对它的性能有太大的期望。 作为参考,N150处理器在Cinebench R23的测试中单核成绩约900分,多核成绩约2800分,具体来说,这款主机可以流畅运行办公应用和轻度的影音娱乐,包括WPS,浏览器多开,4K视频解码等等,网页小游戏也可以拿下,但是再重度的任务就会比较吃力了。 AMD R5 4500U处理器版本的价格要贵100多元,6核6线程设计,基础频率2.3GHz,最大加速频率4.0GHz可以应对更高的负载,而且集成的Radeon显卡则要更强一些,可以完成轻度的创作,比如Photoshop,但是玩游戏还是别抱期望。 酷睿i5-13420H版本则相当于入门版价格翻倍,标压处理器的强大性能使其能够应对视频剪辑、编程编译、虚拟机运行等较为吃资源的工作负载,不过要明确的是,它仍然受限于迷你主机的散热设计和没有独立显卡的现实,无法胜任大型游戏或高强度的3D渲染工作。 看完性能,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性价比,目前N150平台的迷你主机价位均在千元左右,其中又有不少采用公模设计节约成本。同样是16+512的配置,大家在性能发挥方面大差不差,也就是说体验不会有明显差异。 综合来看,小霸王这款主机的价格稍高一些,最终到手价比同档产品贵3%左右,相当于包含了外观设计开模,以及较为齐全的接口,所以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时,小霸王的迷你主机还有一个优势是支持7天免费试用,即使在联网激活使用之后同样可以退款,这是其他迷你主机所不具备的,对于想尝试但是又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好的方案。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DIY从入门到放弃:872元的小霸王mini主机情怀or性价比?https://diy.zol.com.cn/1000/10000505.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无线路由器DIY从入门到放弃 https://diy.zol.com.cn/1000/10000505.html diy.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diy.zol.com.cn/1000/10000505.html report 1728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其乐无穷”迎来新品,小霸王推出了新款mini主机,除了品牌耳熟能详之外,其1199元的价格支持国补,到手959.2元再加上返现88元,意味着871.2元就能拿下这个迷你主机,不过这款主机更多的是情怀还是性价比呢?这款名…